欧宝软件下载

《说文解字》第872课:“肥”为什么是“月+巴”?


发布日期:2024-11-18 12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本课讲“肉”部的最后一个汉字“肥”。肥是“多肉”即“肉多”的意思,实际上是肉的重叠,它排在“肉”部最末,是《说文解字》排字的规则,即:“凡与部首形体重叠者,以及凡与部首形体相反者,皆列于该部首之末”(姚孝遂语)。“肥”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,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中。

肥。读音有两个:

(一)féi。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《说文解字》标注的读音,给出的解释是:“肥,多肉也。从肉,从卪(jié)。”会意字。本义是胖,脂肪多;肉多。

(肥)

(肥)

既然是会意字,就先考察字形,肥的字形演变如图:

(肥的字形演变)

“肥”字自战国出现时,即左部一个“肉”,右部一“卪”。“月”我们很清楚了,就是“肉”。问题在右边的这个“卪”到底是个啥?这个说法很多,但并未定论,下面举出有代表意义的说一下:

1、徐铉曰:“肉不可过多,故从卪。”“卪”即“节”的初文,他认为是肉不可过多需要节制,这一说法《字源》严玉说“实难通”,细思,也的确不好说通。

2、林义光《文源》卷六:“按‘卪’即人字。从肉旁人,多食肉者肥也。”吃肉多的人会肥,可备一说。

3、杨树达《文字形义学》:“‘卩’即厀(膝),厀上下皆多肉,故肥从卩肉。卩为领名,肉为属名。”我们认为此说合理。

但无论是哪种说法,“肥”的右边是一个“肉(月)”表示肉;“肥”的右边是一个“卪”,表示膝,不是“巴”。我们现在用的“肥”,其中的“巴”是隶变时由“卪”讹变而来的,它并非本来就是“月+巴”,它原来是“月+卪”。

无论“肥”字是如何造出来的,它的本义没有争论,就是胖、脂肪多,肉多。跟“瘦”相对。

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赤之适齐也,乘肥马,衣轻裘。”公西赤到齐国去,乘坐肥壮的马匹驾的车子,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。这是成语“肥马轻裘”的出处。

(公西赤)

《汉书·陈平传》:“平为人长大美色,人或谓平曰:‘贫何食而肥若是?’”陈平为人高大漂亮,有人问陈平:“家里穷吃什么这么胖呢?”

本义之外,肥还有很多用法:

(1)(植物)茁壮、厚实。李清照《如梦令》“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。”

(绿肥红瘦俏海棠)

(2)油脂。蔡邕《为陈太守上孝子状》:“臣为设食但用麦饭寒水,不食肥腻。”我只准备了麦饭冷水,不吃油腻。

(3)厚;丰富。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肥,盛也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省攻伐之心而肥仁义之诫。”高诱注:“肥,犹厚也。”减省攻攻伐之心而加多(厚)施仁义的命令。

(4)富裕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父子笃,兄弟睦,夫妇和,家之肥也。”父子情笃,兄弟和睦,夫妇和谐,家庭就富裕了。

(楚国广阔的疆域)

又使富裕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裂楚之地足以肥国。”占有楚国土地,足以使国家(富裕)强大。

(5)(土地)肥沃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诸侯恐惧,会盟而谋弱秦,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,以致天下之士,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诸侯们因此而恐惧惊慌,相会结盟商量对策来削弱秦国。他们不吝惜珍贵的财宝和肥沃的土地,用来招纳天下的人才。采取合纵策略缔结盟约,互相支援,互为一体。

(战国时的合纵与连横)

(6)使土地肥沃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掩地表亩,刺屮殖谷,多粪肥田,是农夫众庶之事也。”开垦田地,整顿田地,铲除杂草,种植谷物,施加肥料使土地肥沃,这是农民百姓的事情。

(7)指供给养分使植物发育生长的物质。如:肥料;化肥;农家肥。

(8)(衣服等)又宽又大。浩然《金光大道》第二部九:“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。”

(肥大的衣服)

(9)不正当的财物。《镜花缘》第十二回:“引人上路,却于暗中分肥。”

(10)水同源异流。《尔雅·释水》:“归异出同流,(曰)肥。”《诗·邶风·泉水》:“我思肥泉,思之永叹。”毛传:“所出同,所归异为肥泉。”我思如肥泉,想起就长叹。(注,这里的肥泉,不可释为某具体的泉水。)

(11)通“飞”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建肥胡,奉文犀之渠。”树起飞幡的旗帜,拿着犀牛皮做的盾牌。

(12)春秋时白狄建立的国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秋,八月壬午,灭肥。”杜预注:“肥,白狄也。”

此外,肥还是姓。《广韵·微韵》:“肥,姓,《左传》有肥义。”

(二)bǐ。读音出自《集韵》。薄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口所偏肥,晋国黜之。”张湛注:“肥,薄也。”只要是被他鄙薄过的人,晋国就将他贬黜。

肥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肥的小篆写法)

(【说文解字】之872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)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

Powered by 欧宝软件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